0-4-1024x688


大家近年來是不是常常聽見「健身」、「重訓」,或者聽過「減脂」、「增肌」的概念,看著身邊的人身材日漸變得勻稱健壯,內心也希望自己能跟他們一樣,所以就這樣一股腦兒的投入健身行列。但對剛開始健身的人而言,若是不知道以下準則就盲目開練,非但肌肉不易練成還很容易受傷。

因此,今天要來介紹幾個「 健身基本準則 」,假設各位是健身初學者,不知如何入門,接著看下去就對了!

 

重訓的好處:

提及健身重訓的好處,首要想到的就是可以改善個人體態,不管是塑身或是追求身材線條,透過健身都能達到目的。

其次,在重訓增加肌肉的同時,身體的基礎代謝能力也會隨之提高,進而能夠使身體消耗更多的熱量,這也是為什麼,人家總說若要減肥不復胖,就必須想辦法提高身體的肌肉量,因為只要肌肉占比提高,即便是睡覺或不運動都可讓身體持續燃燒熱量,以達到不輕易復胖的境界。

1

 

講完健身的好處,接著就要帶大家看健身所要注意的基本準則!

 

1. 先練大肌群,再練小肌群

健身這項運動的入門門檻看似不高,但卻隱藏許多操作細節,對初學者來說,最難的就是肌肉發力及肌肉作動感受。其中又以小部位的肌肉,較難感受及訓練,加上小肌群多為日常不易使用到的部位,像是腹肌、二頭、三頭肌等,故要使它變得發達,除了需耗時較長外,對於日常使用的CP值也不高,因此在訓練上,許多教練都會建議以大肌群為優先。

而胸、背、腿這三個部位就是大肌群的代表,它們同時也是支撐人體核心的重要肌群,平常的使用率高,像是走路,手臂擺動、背東西拿東西都會用到,所以它們的重要性不可言喻,也是因為這樣,初學者在對健身尚未完全熟悉前,如果先從這三個部位入門,不僅可以提高日常身體運用效率,也有助於核心的發展及建構。綜合上述,在訓練的順序上才會是大肌群 > 小肌群

2

 

2. 先多關節,再單關節

針對上述所提到的大肌群和小肌群,若主要差異是肌肉日常使用率的高低不同,那麼所謂的多關節再單關節,其實就是重量訓練的作動軌跡差別,多關節所牽動到的身體部位較多,而單關節顧名思義,所會牽涉到的作動肌群就較少。

而大肌群訓練多半以「多關節」組成,最著名的就是深蹲、硬舉、臥推等,也因為在訓練時所作動的肌群較多,包含主要肌群與輔助肌群,故所需要耗費的力氣相對也多,同時能夠帶動身體消耗較多的熱量,故在訓練上的CP值較高。

當然「單關節」的訓練也是不可忽略,不過單關節的鍛鍊目的,主要在於喚醒平常較少使用的肌群,作動的範圍通常較小,較偏向專門部位的加強訓練,故若是以一個初學者,想要快速進入健身,多關節的訓練就會遠勝過單關節。

3

 

3. 健身入門基礎六大動作

大家在熟悉健身這項運動前,在初次進健身房時,是否也有過不知所措的經驗,看著眼前數十台的健身儀器,眼花撩亂之餘,根本就不知道從何下手,如果你也是這樣,不妨可以先從這六個基礎動作開始。

呈上兩點所提到,對於入門的健身者來說,大肌群且多關節的運動是相對好的,而「深蹲」、「硬舉」、「臥推」、「划船」,「肩推」、「下拉」這六項就是相對基礎,同時又是很多人喜歡的訓練動作,也因為它們可作動到的肌群多,所以對於身體的變化影響較顯著。

此外,在執行這些動作時非常注重核心使用,所以在訓練個過程中除了感受肌肉發力外,也能逼迫自己身體的穩定、平衡,長久下來,也會對身體的發力拿捏得更好,也有助於後續更多元且困難的訓練變化。

4

 

4. 先機械式再自由重量

肌肉的發力、作動的軌跡、身體的穩定,一直都是健身的必備重要元素。對許多初學者來說,發力、作動、感受與身體穩定常一知半解,如果說在尚未完全掌握感受度前,就貿然的進行自由重量,可能會讓訓練的效果大打折扣外,也可能會造成受傷的情況,故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會建議從機械式器材或史密斯器材入門。

機械式器材的好處在於,作動的軌跡是固定的,能夠協助使用者快速熟悉肌肉的作動軌跡,也有效幫助身體的穩定,得以讓初學者以最正確的肌肉部位做發力,而達到有效的訓練。

除此之外,機械式在安全性上較高,由於有固定軌道,大家只需依照軌道操作即可,即使是力量不足,器材頂多就是回到軌道原點,也不會有太危險的狀況發生,不像自由重量得靠著自身力量舉起器材並放下器材,如果一沒力,可能就會有壓傷自己的情況,所以如果是初學者,且沒有他人當捕手的話,就會優先推薦使用機械式器材做訓練。

5

 
5. 選擇合適的重量與組數
 
想要達到有效訓練的一大前提,就是給予肌肉足夠的刺激,不論是重量太輕(沒有足夠刺激)或太重(可能導致姿勢不正確而受傷),組數太少或太多,都會讓訓練效果有所折扣。
在訓練前,大家得先摸索到合適自己的重量,最理想的重量為每組9到12下,也因此許多健身的人,都會以12下、10下、8下等作為訓練的門檻。

當然若是要追求肌肉成長與力量突破,可以以遞減的方式訓練,第一組採正常重量10到12下,第二組採加重重量8到10下,第三組再加重重量6到8下,利用這樣的方式強迫自己習慣不同的重量。至於組數,則可以依照個人習慣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會以3到5組為一個Set,若是覺得不夠有感,就可以考量再增加組數或者調高重量。

6

 

6. 健身的頻率與休息設定
 
肌肉的養成,不光是需要日復一日的鍛鍊,也需要有足夠的養份與休息,才能達到人家所說的「身體重組」,一般建議一週安排3到4天訓練,每次1小時,最好的話每次訓練的部位錯開是最理想的,這樣也可以讓各部位的肌肉完整訓練與休息,對於整體的肌肉養成與修復效果最大化。

然而,為了讓訓練時的肌肉張力與心率保持在一定水準,組組之間的休息時間,通常以30秒到60秒為限,不過這點當然還是得因人而異,對於初學者來說,前期訓練的休息時間可能更長,不過只要不影響訓練狀況與身體不適,都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7

 

7. 健身後的飲食控管與補充
 
對於多數的人,之所以會投入健身,不外乎就是希望自己的身材能夠越變越緊實,但如果光靠健身而不做飲食控管,恐怕到頭來還是一場空,人家所說的三分練七分吃就是這個道理!

一般來說,除了追求盡量吃原型食物外,最好也要隔絕不必要的食物攝取,如糖或者過多的碳水化合物等,取而代之的是多吃良好的蛋白質及蔬菜,只要把握這原則,即便不到每克計較的地步,長久下來,身體還是會有一些反饋的。

8

 

以上這幾點,就是在健身前需要先了解的事,只要掌握這些原則,即使是個初學者,也能在最快速的時間內上手開始健身。

當然,若是還有減脂、減重需求的人,除了重訓外,記得還得搭配適當的有氧,如走走跑步機、踩踩飛輪,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去身上多餘的負擔唷!

 

以上準則及分享均來自個人的訓練經驗,如果有人有不同的訓練方針及想法,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提出一同交流喔~
 

(圖片皆取自網路引用)

 

 

延伸閱讀

[健身食譜App] 3款超實用計算卡路里 健身食譜App ,輕鬆達成飲食控管記錄!

[居家運動] 8款 居家健身器材 推薦,想要居家運動嗎?宅家也能輕鬆練出好身材!

[居家運動] 8種 居家有氧運動 推薦,無需複雜器材也能輕鬆動起來!

[居家運動] 8款 居家健身App 推薦,無需器材且適合各族群!

 

 

合作邀約 歡迎點此來信

 

arrow
arrow

    s860115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