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了許久,終於又有國片讓人為之驚豔了!於2022年10月上映的臺灣犯罪懸疑電影《罪後真相》,由張孝全、陳昊森、方郁婷主演,除了卡司陣容不錯外,在劇情鋪陳上也是絲絲入扣,不到最後一刻,觀影者很難猜到兇手究竟為何人。

 

此片劇情主要講述:七年前因被冠上謀殺女友罪名入獄的棒球潛力球星張正義(陳昊森飾),趁著過氣媒體人劉立民(張孝全飾)在某次進監獄採訪時,挾持劉並成功逃獄,在狹持過程中,因劉立民開啟直播,而引爆新聞報導及全民關注。劉立民為了挽救自己的頻道流量與工作,決定要重新調查此案,但隨著調查越來越深入,才發現許多人均牽涉其中,包含張正義的姊姊、張正義死去的女友、集團富二代、甚至是自己的亡妻都是,也正因如此,真相已經不只攸關張正義,唯有找出真正的兇手,才能解開所有迷霧!

2

 

以犯罪、真相作為故事主軸的本作,背後企圖引人省思的還有媒體框架與閱聽人的關係,以及新聞渲染下對當事人有何影響。主角陳昊森在劇中演出七年前和七年後的樣子,也因為七年前各方的指證歷歷,恐怖情人、殺人犯等名詞就此跟著他,同時也使得他性格大變,從一個年輕有為意氣風發的棒球選手,轉身變為壓抑充滿怨恨為了找出真相不擇手段的人。

3

 

但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真實的嗎?眼見真的為憑嗎?如何才能夠看清一切,甚至當這件事原本與自身無關時,突然一夕之間自己就變成是當事人之一,那對於事情的觀點又會有何改變,一切都考驗著我們的智慧與判斷。

 

以下淺談我覺得本劇值得探討的一些點,若想看更多相關劇情或演員介紹的人,也可以參考看看「維基百科」

 

 

新聞真的就是事實嗎?

在《罪後真相》片中,時不時就會聽到媒體人劉立民(張孝全飾)於他的節目中說著「新聞很重要、真相更重要」的節目開場白,但大家是否有真的用心想過,現今的社會中,有多少的訊息是沒有被包裝過的呢?更深入一點的說,很多的新聞幾乎都是被媒體或意見領袖消化和刪減或夠的產物,而在這個過程中,各方各界均有各自的立場,故所述說出來的言論就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偏頗,而現今的大眾就這樣被媒體所框架所影響。

也因此,即便片中主角張正義(陳昊森飾)是被冤枉而入獄的,只要真相被框架、被掩蓋,那麼大眾就會永遠認為他是有罪的。隨著劇情推演,我們也可看到許多牽涉其中的人,均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隱藏真相,甚至將真相塑造成對自己有利的結果,而新聞則是囫圇吞棗地把這些訊息產出,導致成為社會輿論的亂象。換句話說,今天張正義被大眾所定罪,不一定是自身所造成,而其他身旁的所有人事物都有其責任存在。

4

 

 

偏見建構出的真相

看完這部電影,最讓人感觸的除了新聞媒體之於大眾的關係外,社會大眾心中刻板印象與偏見的深根蒂固更是張正義之所以被定罪的主因。人家常說的眼見為憑,事實上並非真實,而在電影開頭,許多人目睹了張正義與女友吵架的瞬間,也因為這樣,對張正義有著脾氣差、性格惡劣的偏見就此產生,也讓後續的偵辦火速終結,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大眾心中的偏見所致。

然而這樣的偏見,也持續堆疊至張正義逃獄後,不僅是他自己,連同家人姊姊也受到一樣的對待,是不是有這樣的弟弟,就一定是家中的教育而成,或者姊姊一定也非善類,這樣的例子也在現實生活中層出不窮。

電影到最後,最有趣的是導演給了大家一個意想不到的真兇,而身為唯二知道真相的劉立民,卻沒有將真相說出來,或許是因為無辜的人已經得到平反,也有可能是基於社會的殘疾人士的固有價值觀,可能新聞的風向還會因此大風吹,為了避免節外生枝,也就隱藏出真正的真相了。

5

 

 

結語

《罪後真相》應該算是近年來,在國內蠻令人驚艷的一部劇情電影,不論是整體的劇情鋪陳以及述說台灣新聞媒體現象的手法,都讓人能夠無違和的進入電影本身,不僅是只有殺人的故事情節鋪陳,電影背後所提到的媒體、警察、財團、民眾的立場更是曲折且發人省思。然而,就在大眾以為一切真相就此塵埃落定時,最後才知道,原來真相並非我們所想,一切的事情都是取決於掌握最多資訊的人如何揭露,真正的真相只有最接近核心的人才曉得!

 

 

(以上圖片均取自網路)

 

 

延伸閱讀

[影評] 月老 ─ 放手和成全的愛情更顯偉大,熱淚又中二,標準的九把刀式風格!

[影評] 屍速列車 ─ 感染半島 ,殘酷人性一覽無遺!

[影評] 詭妹 ─ 失散多年的妹妹真的回來了嗎?

[影評] 做工的人 ─ 社會角落的最美風景,溫馨寫實又接地氣的做工的人!

[影評] 搖滾男孩狂想曲 ─ 傳奇一生,因音樂而起、也因音樂而殞!

[影評] 玩命貼圖 ─ 都是因果報應,只要收到貼圖就會死,這場遊戲你敢加入嗎?

[影評] 近敵 ─ 曾經熟悉的陌生人,原來情誼可以如此不堪!

 

 

 

合作邀約 歡迎點此來信

 

 

arrow
arrow

    s860115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